一、引言
本指南旨在帮助新手快速掌握点胶机的基本操作与核心工艺,确保安全、高效地完成点胶工作。点胶机作为精密涂覆设备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汽车、家电等行业。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,深入理解点胶工艺,有助于提升点胶质量与生产效率。
二、安全须知
(内容同原指南,此处略)
三、设备认知
(内容同原指南,此处略)
四、点胶工艺详细介绍
(一)点胶工艺类型
接触式点胶
原理:点胶针头直接接触产品表面,通过气压或机械压力将胶水挤出,完成点胶。这种方式适用于对精度要求相对较低、胶点较大的场景。
应用场景:电子元件的粘接固定,如 PCB 板上电容、电阻的粘贴;小型塑料部件的密封,像玩具外壳的缝隙密封。
优缺点:优点是设备成本较低,操作相对简单;缺点是容易出现针头拖尾、拉丝现象,且针头与产品接触可能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。
非接触式点胶
原理:利用喷射技术,在不接触产品的情况下,将胶水高速喷射到指定位置。常见的非接触式点胶方式有喷射阀点胶和压电式点胶。
应用场景:高精度点胶作业,如手机屏幕边框密封、芯片封装;微小部件的点胶,像摄像头模组的点胶。
优缺点:优点是点胶精度高,速度快,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,可实现微小胶点的精确控制;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,对胶水的粘度和流动性要求较为严格。
(二)点胶工艺参数
点胶量
影响因素:点胶量主要由点胶压力、点胶时间和针头内径决定。一般来说,压力越大、时间越长、针头内径越大,点胶量越大。此外,胶水的粘度也会影响点胶量,粘度越高,同等条件下出胶量越小。
调整方法:在实际操作中,可通过多次试胶来调整点胶量。先设定一组初始参数进行点胶,然后测量胶点的重量或体积,与目标点胶量进行对比,根据偏差情况逐步调整压力、时间或针头内径。例如,若胶点过大,可适当降低压力或缩短点胶时间;若胶点过小,则增加压力或延长点胶时间。
点胶速度
影响因素:点胶速度与胶水的粘度、产品的点胶要求以及设备的性能有关。低粘度胶水可以采用较高的点胶速度,而高粘度胶水则需要降低速度,以确保胶水能够均匀挤出。同时,复杂的点胶图案或对精度要求高的作业,也需要适当降低点胶速度。
调整方法:根据胶水的特性和产品需求,在设备的参数设置界面中调整点胶速度。在调试过程中,观察胶水的流动状态和点胶效果,若出现胶水拉丝、拖尾或点胶不均匀的情况,说明速度过快,需降低速度;若点胶效率过低,则可适当提高速度,但要注意保证点胶质量。
点胶压力
影响因素:点胶压力取决于胶水的粘度、点胶量以及针头的内径。高粘度胶水需要较高的压力才能顺利挤出,而小内径针头也需要相对较大的压力。此外,点胶路径的长度和复杂程度也会对压力产生一定影响。
调整方法:在设备操作界面中设置点胶压力,初始压力可参考胶水供应商提供的推荐值。在试胶过程中,根据胶水的出胶情况进行调整。如果胶水出胶不畅或点胶量不足,可适当增加压力;若出现胶水溢出或胶点过大的问题,则降低压力。
针头高度
影响因素:针头高度主要根据产品的高度和点胶工艺要求来确定。对于接触式点胶,针头与产品表面的距离应足够小,以确保胶水能够顺利转移到产品上,但又不能过小,以免损伤产品;对于非接触式点胶,针头高度需要保证胶水能够准确喷射到目标位置,同时要考虑喷射过程中胶水的飞行轨迹和扩散范围。
调整方法:通过设备的 Z 轴调整功能来改变针头高度。在放置产品后,先手动将针头移动到产品上方,然后根据工艺要求,使用微调按钮逐步调整针头高度。可以通过试胶来验证针头高度是否合适,若胶点形状不规则或出现胶水飞溅的情况,可能需要重新调整针头高度。
(三)点胶工艺优化
胶水选择优化
根据产品需求选择:不同的产品对点胶的性能要求不同,如粘接强度、耐温性、耐湿性等。例如,对于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电子元件,应选择耐高温的胶水;对于需要防水的产品,应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胶水。
考虑胶水粘度:胶水的粘度直接影响点胶工艺的实施。低粘度胶水流动性好,适合快速点胶和微小胶点的形成,但容易出现拉丝和扩散现象;高粘度胶水则相反,流动性差,需要较高的压力和较长的点胶时间,但胶点形状容易控制。在选择胶水时,要根据点胶工艺类型和设备性能,选择合适粘度的胶水。如果现有胶水粘度不符合要求,可以通过添加稀释剂或增稠剂来调整,但要注意调整后胶水的性能是否会受到影响。
点胶路径规划优化
避免重复点胶:合理规划点胶路径,尽量减少针头的空行程和重复运动,以提高点胶效率。可以采用优化算法或借助专业的点胶路径规划软件,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点胶要求,生成最短路径的点胶程序。
考虑胶水特性:对于容易固化的胶水,点胶路径的规划要考虑胶水的固化时间,避免在胶水固化前进行后续点胶操作,导致胶水粘连或点胶失败。同时,对于流动性较大的胶水,要避免在点胶过程中胶水扩散到不需要点胶的区域,可通过调整点胶顺序和点胶间距来控制胶水的扩散。
设备参数协同优化
参数匹配试验:点胶量、点胶速度、点胶压力和针头高度等参数之间相互关联,需要进行协同优化。可以通过设计参数匹配试验,固定部分参数,改变其他参数,观察点胶效果,找出最佳的参数组合。例如,先固定针头高度和点胶速度,调整点胶量和点胶压力,通过多次试验确定在该速度下的最佳点胶量和压力值,然后再调整其他参数,逐步优化整个点胶工艺。
实时监控与调整: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由于胶水的批次差异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因素,点胶工艺参数可能需要实时调整。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点胶过程,定期检查点胶质量,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备参数,确保点胶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。
五、操作前准备
(内容同原指南,此处略)
六、操作步骤
(内容同原指南,此处略)
七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问题现象
可能原因
解决方法
胶点大小不均匀
点胶压力不稳定;针头堵塞;胶水粘度变化
检查气源压力,确保稳定;清洗或更换针头;检查胶水储存条件,确保粘度符合要求
胶水拉丝
点胶速度过快;点胶压力过高;胶水粘度太低
降低点胶速度;减小点胶压力;更换高粘度胶水或添加增稠剂
点胶位置不准确
运动平台校准不准确;产品定位不牢固;点胶路径设置错误
重新校准运动平台;检查并固定产品位置;检查点胶路径程序,修正错误
设备无法启动
电源未接通;开关损坏;设备故障
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;更换损坏的开关;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检查设备故障
点胶过程中胶水断流
胶水供应不足;胶管堵塞;点胶阀故障
及时补充胶水;清洗胶管,去除堵塞物;检查点胶阀,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
八、设备维护
(内容同原指南,此处略)
九、总结
本指南全面介绍了点胶机的操作方法和点胶工艺知识。通过学习和实践,操作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点胶机的操作技能,还要深入理解点胶工艺原理,能够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和胶水特性,灵活调整工艺参数,优化点胶工艺。在实际工作中,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,确保点胶工作的安全、高效进行。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,可参考本指南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决,也可向专业人员咨询。
这份指南将点胶工艺与操作流程紧密结合。你可以告诉我是否需要对某些工艺介绍进一步展开,或者调整内容的详略程度。
嘉旺网-嘉旺网官网-网上配资网-正规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