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没想到,这次栽在自己人手里了。
自己精心策划的能源战,竟然被印度和中国搅了局。
美国一直指望全球伙伴跟着制裁俄罗斯,但印度却做出了让特朗普十分尴尬的决定。
而中国也没放过他,在安理会上给美国狠狠补了一刀。
特朗普刚放话说“听说印度会停买俄罗斯石油”,直接被打脸。
印度政府明确表态:没这回事。
一位印度官员表示很多合同都是长期签的,不可能一夜之间全改。
特朗普也许没想到,这次盟友竟然这么不配合。
毕竟印度也要优先为自己的利息着想。
展开剩余87%便宜的石油直接降低了国内能源成本,对物价、制造业、就业都有直接帮助。
放着低价不买,转头去买欧美的高价油?
印度政府可不会这么做,民众更是不会答应。
面对特朗普不断放狠话、加关税、威胁制裁,
印度不仅没有低头,反而在国内喊起了支持国货的口号。
莫迪亲自出面,要求全民支持“印度制造。
《印度教徒报》直言不讳,称两国之间已经出现了“结构性裂痕”。
曾经的战略伙伴,如今却变得言辞谨慎,彼此间的关系也愈发复杂。
从美国的角度来看,印度越来越不听话。
而从印度的角度来看,美国则显得越来越霸道、甚至不再顾及彼此的合作与信任。
特朗普为什么不想让印度买俄罗斯的油了?
一方面,特朗普现在急着拿下俄乌停火这个面子工程。
特朗普现在急于通过俄乌停火来获取外交上的胜利。
他表示将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,还设置了一个8月8日的最后通牒。
如果不讨论停火问题,就准备开启一场经济战。
问题在于,单靠美国自己搞制裁,效果其实有限。
要真正掐住俄罗斯的命脉,必须让那些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一起参与制裁。
印度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块。
如果印度继续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,那美国的制裁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。
所以特朗普才会试图让其改变立场。
更扎心的是,印度买的俄罗斯油,很多还绕个弯儿卖回了欧美。
特朗普如果再不出手,那这波制裁说白了就是个笑话。
本质上是在为自己俄罗斯策略的漏洞补漏,避免制裁的尴尬和失败。
其实早在印度正式表态之前,火药味就已经开始升温。
中国代表已经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前落了一锤。
在发言中明确表示:
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不能被个别国家意志所绑架,发展中国家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能源合作伙伴。
印度为啥这次这么硬?
其实这并不突然,美印之间积攒了几十年的信任赤字,这次俄油问题不过是让这些积压已久的矛盾彻底爆发而已。
虽然两国之间没有殖民冲突,也不是邻国的领土争端,但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,两国的关系就从未真正和谐过。
冷战时期,印度坚持不结盟,美国把它当成亲苏国家。
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,美国更是直接派遣航母“企业号”驶入孟加拉湾,试图对印度进行威慑。
当时的印度总理甘地公开批评美国干涉地区事务。
而美国自己为了拉拢中国、围堵苏联,在这场战争中一边倒地支持巴基斯坦。
印度进行核试验时,美国便开始一系列连环制裁,冻结贷款、禁止出口,还拉着联合国一起谴责。
可是对于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的核能力,美国却选择装聋作哑。
就算到了后冷战时代,美国对印度也从未真正放下戒心。
近年来,表面上美印关系确实有了显著升温,两国在防务、经济、科技等多个领域展开了不少合作。
尤其在安全领域,两国签署了几份关键的军事协议,包括后勤互助、通讯共享、地图情报交换等。
美军和印军也常年进行“马拉巴尔”联合军演,双方一起进行巡航、反潜等多项军事活动。
协同作战能力不断提升。
在“四方安全对话”框架下,美日印澳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。
这个机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四国在安全、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,尤其是在印度-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合作。
在2025年初的外长会议上,四国再次重申了反对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的立场。
战略联盟的进一步深化,标志着美日印澳四国在应对地缘政治挑战时的合作愈发紧密,也展示了他们在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方面的共同意图。
装备层面,美国卖给印度P-8I反潜机、MQ-9B无人机,还在谈联合生产部分战斗机项目,合作方向从买卖逐渐转向联合研发。
在经济和产业链方面,美印通过“印太经济框架”展开合作,重点放在半导体、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上。
在科技领域,美印启动了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,AI、量子计算、太空探索这些方向都有合作。
NASA还给了印度私营企业一些参与任务的机会,美国的科技巨头也在印度数字市场加快布局。
两国确实有不少交集,也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制度化机制。
不过这些合作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各取所需的基础上。
真正的信任并没有跟上。
特朗普这次挥舞制裁大棒想让印度选边站时,印度也就顺势把这场合作的遮羞布扯掉了。
特朗普以为拉着印度搞阵营站队,就能对俄罗斯施压、对中国围堵。
结果却发现这位“朋友”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。
至于谁能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博弈中笑到最后,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
发布于:河南省嘉旺网-嘉旺网官网-网上配资网-正规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